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中西名哲的『生死觀』

老莊哲學是中國道家的思想主流,其代表人物就是老子跟莊子。老子對生死的看法是:「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而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又說:「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為友矣。」人的生死異滅是天生註定,也是宇宙時空存有的真象,人的出生或死亡是生命過程中最重要的大事,所以莊子才說:「死生,命也。死生,大矣。」每個人都有責任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不但要好好的活,同時也要好好的死,因此莊子就說:「善其生者,所以善其死。」莊子的哲思表達歸真返璞、萬物一體的自然觀,他認為人死後不必矯情厚葬,一切化為塵土回歸自然,將天地視為棺材、日月星辰、萬物當做陪葬的祭品,所以他才說:「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以星辰為珠璣,以萬物為齋送。」而儒家哲學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和孟子,孔子講過三句有關生死的哲言:「未知生,焉知死?」、「朝聞道,夕死可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而孟子也說過:「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而對「死」這個字的解釋,莊子說:「人之生,氣之聚,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列子天瑞篇說:「死者,人之終也。」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這本書說:「死,澌也,人所離也。」澌就是生命的活水流完的意思。漢代文人揚雄說:「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終,自然之道也。」漢末一世奸雄,能橫槊賦詩的曹操寫下膾炙人口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生有重於泰山,死有輕於鴻毛,而爲救國救民,爲殉道而犧牲生命的人擁有最高生命境界的生死觀,所以孔子說:「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而孟子也說:「生,吾之所欲也,義,亦吾之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而南宋丞相文天祥的殉難,更是成仁取義的生命典範,他的衣帶贊詩句寫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清末黑旗軍名將劉永福的「別台詩」詩句-「生似金剛不怕削」,道出百戰沙場、無懼生死的豪情壯志。

西方文人哲人對生死的看法,有各種不同角度的見解。對死亡的無可避免,富蘭克林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與稅捐之外,沒有什麼是確定的。」魯道夫.伯林傑把死亡看待成邁向永恆,所以他說:「通過死亡,我們就從屬於時間的一切撤出來了,我們也就重新返回到一切永恆的東西中去了。」不敢面對死亡的人,更是擺脫不了死亡,所以德莫克利特說:「逃避死亡的人是追逐死亡。」對於生死,要以平常心來對待,所以蒙太涅說:「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恰當而平靜的生,我們就會知道如何恰當而平靜的死。」死亡除了讓人們放下萬緣牽絆之外,還有什麼作用呢?培根說:「死打開名譽之門,熄滅妒忌之心。」不怕死的人,才是生命的勇士,所以亞里斯多德說:「在面對著包括死亡在內的所有緊急情勢時無所畏懼的人,才可以稱做勇敢的人。」要如何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有價值?李奇蒙說:「在你死去之前,你應當盡量利用時間。」而李奧.巴斯卡力說:「死亡是一種挑戰,它教我們別浪費時間,它教我們立刻說出我們的愛。」

西方哲人如何看待死亡?黑格爾說:「死亡就是愛本身,在死亡中,絕對的愛顯現出來了。它就是神與人的同一,神在人身上,在有限中,同祂自己一致。」他認為人死後會安息在慈愛的天主的懷抱,這是帶有宗教色彩的見解。而洛伊.尼可斯認為死亡的定義端視個人抉擇,所以他說:「死亡是上天的懲罰,或是上天所賜的光榮,端看一個人如何選擇處置死亡的方法。」亞瑞反對壓制死亡、排斥死亡,主張要用健全的心態尊重死亡,應該將死亡放在心坎裡,因為死亡是宇宙時空中永恆存有的真理。心中有死亡,自然無懼於死亡,會在生命中為死亡做好準備,所以西方哲學大師叔本華說:「我們應無所懼於死亡,正如太陽無所懼於黑夜一樣。」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培說:「學習如何去生,和如何去死,實際上是同一回事。」他認為人活著一定會面臨苦難、爭鬥、罪愆與死亡這四種情境而難以規避,讓多數人成為無助的挫敗者。而海德格從「存有論」的哲學觀點分析人類存在的基因結構本身,就帶著不安憂心、多愁善感的因子。

與雅斯培、海德格兩位哲人的見解有共通類似之處的就是丹麥宗教哲學家-祁克果,他說:「人活在這世間,總要去反省自己、認識自己,所有進入存在的,就是一種苦難。」這印證為全世界人類、生物一切存有者的共同宿命。而對死亡的認知與上述三人大異其越,而且較客觀周延的是Feifel,他說:「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夜,也可以是最大的毀滅者。因為死使痛苦和苦難得以終止,使家庭再結合。但也是失控、處罰和寂寞的開始。」Feifel認為發展過程中的改變、文化的背景、宗教信仰的導向、個人人格特質及受死亡威脅的程度,都會影響個人對死亡的態度。西方學者容格(Jung)主張生命是一個不可回轉的能量過程,最後卻向死亡的終極目標走去。魏斯曼(Weisman)以為死亡是一個普遍全然的否定,其中包含分離、寂寞、痛苦、傷害、失敗、挫折和羞辱。斯傑(Schaie)更認為:死亡意味著個人身分的結束、個人自我感覺的失去以及在社會中人事物一切關係的結束。也因此祁克果認為:「人如果關心自己的死亡,就會從關心、思考出發,才會對自己的言行、思想、生活與行動的抉擇有所反省修正並改善。」

R.Kurlyschek對死亡教育做出一個定義,他說:「死亡教育就是增加個人覺醒到死亡在吾人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檢視死亡的真實性而將之統整於生命中的歷程。」費爾巴哈說:「死亡確實顯現了存在的根由,唯有它才能噴射出生命本質的光焰。」所以他主張「死亡」是我們獲得存在的知識的工具,而存在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展現。專家學者說青少年死亡的三大原因是:意外、他殺與自殺,這都和錯誤的死亡觀念有關。早在一九七二年死亡教育先驅萊斌遜(Lebirtion)即提出正確的死亡概念-「安適死」(與安樂死不同)他認為人必須活得更有意義、死得更有尊嚴、有價值,應該善生善死(這個主張與莊子相同),死得從容安詳,死於終其天年該死之時,必須積極完成人生的使命與生命的課題,才能死得有價值與尊嚴,而且沒有遺憾。他認為自殺者也許可以死,但是「死得不是時候」。也因此偉大的哲學家尼采就提醒世人:「當你們死,你們的精神和道德應該輝燦如落霞之環,照耀著世界,否則你們的死是失敗的」。而詩人奧登說:「不相愛,即如死滅。」

海倫凱勒說:「面對光明時,陰影永遠在我們身後。」如果沒有冬天,春天不會如此悅人;如果人們不是有時得嚐嚐不幸,幸運不會如此受人歡迎。(布雷史崔)痛苦和煩惱雖是必然的,但你可以選擇是否成為不幸的人(亞特.克蘭寧)。所以威廉.詹姆士才說:「我們這一代最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藉由改變心中的態度來改變人生」。因此佛朗克認為人是帶使命下來人世間的,他提倡悲劇性的「樂天觀」,他主張將人生的苦難轉化為生命的成就與任務,體認生死無常的有限性,轉變自己,採取自我承擔責任的行動,創造再生的契機,這是他對人生意義的探索的主張。海倫凱勒又說:「人生是一連串的過程,必須活過才明白。」而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也說:「生命好像文章,主要在於它的內容,而不在乎它的長短。」

而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也說:「在生命裡尋覓快樂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賦予生命是為了享受生命。」李奧.巴斯卡力說:「生命是一件神奇且令人驚異的奧秘,而我們知道我們確實擁有的只有這一刻,不要忽略了它。能將它完全運用,便是愛。」以上都是西方哲人對生命不同的解讀。人的生命爲誰工作生活,馬丁路德的見解是:「人並非單爲他自己生活於這會朽壞的身體中,為它的緣故而工作;他也是為塵世上一切人而生活的。」生命的真價值何在?黑格爾說:「生命惟有以一件有價值之事為其目標時,才有其價值。」生命是如此的無常與短暫,及時行好更甚於及時行樂,所以馬丁路德.金恩語重心長的說:「現在永遠是個做好事的最佳時機。」

結論:在行醫非洲的史懷哲醫生提倡「尊重生命」,與法國史學家亞瑞倡導「尊重死亡」之後,生死學興起,生死教育才受到重視。人們對死亡有正確的認識,將死亡視為生命的一部分,視為人生成長的最後階段,視為生命樂章中最美好的休止符,才會對生命用更積極的態度去思考人生和計劃人生,才能真實的去面對死亡,並體現生死尊嚴的意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