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對於末期病患醫護人員與家屬宜騰出時間,挑戰白色巨塔的冷漠,幫助他們排解心靈的沮喪和恐懼,製造歡樂氣氛,使長期孤獨陷入絶望深淵的他們重拾生趣,一起面對生活、治療,甘苦與共,讓他們在痛苦中體會出生命的芬芳,感受到人性的關懷與尊重。心平氣和的面對死亡,認知死亡是人生無法避免的結局但仍能認真坦然活下去,歡喜的迎接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大愛照黃昏」,面對末期病患的死亡過程,需要付出不絶的關懷、支持與陪伴照顧,讓他們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協助他們完成未了心願,讓生命沒有遺憾。而臨終的關懷照顧,包括日常生活常見的事物,舉手之勞的瑣事,細心陪伴與傾聽同理病人的心聲,學習向病痛哀傷妥協調適,避免造成生活的困擾,讓無助受傷的心靈安頓、沈澱、昇華,以解開病患心中的死結,不致抱憾終生,當我們聆聽垂死病人的心聲,我們會更加瞭解人生,以及生命的本質和使命。所以聖經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莎士比亞也說:「陪著哭泣的人流淚,多少會使他感到安慰」。其實死亡不是悲劇,真正的悲劇是技術性的醫療忽略人性、看不見病人的痛苦不安,和病患臨終前被冷落、失去關愛與精神支柱。

當癌症只能緩解,無法痊癒,當慢性疾病到末期,引發各種併發症,命救不了時「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給他們人道的措施與關懷,對其身心靈予以整體積極照顧,針對疼痛的控制與併發症的緩解,再加上心理層面、社會層面、靈性層面的照護以提高生命末期的生活品質,乃是必要的臨終關懷與實踐。如何面對生命終點安寧歸去,安寧療護除了醫護人員針對末期患者,各種不適症狀進行緩和醫療,從專業的疼痛控制或各種併發症的處理,讓病痛及身體的不適症狀減至最低或病人可以忍受的程度。讓病人獲得身體的整潔,而無惱人的損形或摧殘,並保護病人不受到不必要的、無意義的、及損傷人性的醫療措施,讓末期病患能維持接近無痛、少痛的安寧境界和生活品質,其他的醫療團隊還包括社工師、心理醫師、宗教人員、義工等,給予病患和家屬生活中的各項支援與協助,和心靈上的扶持與慰藉。(以上節錄整理自安寧照顧基金會「安寧歸去」內文與 趙可式 博士譯著的「幽谷伴行」一書。

而摸索如何扮演生死處境中的適當角色,陪伴末期病患的過程,及安排家屬、病患如何共同面對死亡,都是醫護人員現階段應努力學習的目標。因為末期病患纏綿病榻,所要承受的不僅是肉體的折磨,還有對孤獨、疏離的恐懼,以及失去自我控制的憂懼,而最大的恐懼當然是:在想像及夢魘中不斷侵逼的死亡。醫護人員宜完全放棄自己相較於臨終者優勢的身心與地位,而全力為臨終者進行醫療照護、心靈引導、精神慰藉等各項療程,這將是刻不容緩的嚴肅問題。安寧療護創始人桑德絲大夫表示:「病人不應再接受那種過度侵犯性的醫療,因為那不僅無法提供治癒的希望,反而讓病人與周遭的一切真實隔絕」。死亡不完全是悲劇,最大的悲劇是除去人性化,死亡被關在一個陌生與消毒過的圈圈裡,與那有人伸出關愛援手而得到的心靈滋潤區隔開了(諾曼、卡曾)而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協助他(她)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她)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她)放下萬緣,安詳往生。(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陳榮基)

陳世琦醫生說:醫護人員是否能悲切地覺察到不僅臨終者會死,任何人都需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只要無常一到,可能隨時往生,進而認同死亡也是醫護人員與臨終者都將共同面對的課題,並非每一個臨終者都會比醫護人員更早死亡,心中不約而同會對死亡的迷障產生脆弱不安的疑惑。醫護人員用心與臨終病患良性互動的經驗告訴大家:對末期病患,不要壓抑他們的情緒,不要有隔閡,要能彼此交心、水乳相融,成為他們最佳的傾聽者-知音,「做一根通暢的管子」,是所有醫護人員的最佳定位。引導臨終者將心中所有的怨懟、不捨宣洩出來,使他們活得更快樂、心無罣礙,而在傾聽或引導臨終者宣洩的過程中,不管是遭受臨終者的情緒波及,醫護人員都應「船過水無痕」,因為管子中間是空的。能如此安寧病房雖是末期患者個人死亡的地方,但換個角度說它也是互動熱絡人間最有生氣的角落。

陳世琦醫生又說:醫護人員的確該從與臨終者互動經驗中,學習耐心毅力,付出愛心、無怨無悔,陪伴臨終者走向生命的終點。正如《西藏生死書》提及:「當痛苦和悲傷的波浪爆破時,要與他們共同承擔接受、花時間和耐心的了解,會讓情緒慢慢退去,會讓臨終者回到真正屬於他們的莊嚴、寧靜和理智。」生命終究是要走向死亡。人生是一條從生到死的不歸路,但是人們仍須相信:任何臨終者在等待面對死亡的過程,正透過自己的省思沈澱,及家人親友醫療團隊所給予的關懷與照顧,使得他們的生命更加豐富,在等待死亡的生命時刻,對即將往生的人或是對活著的親人來說,都是一種積極的活。因為眾人的耐心陪伴、共同承擔,醫護團隊可以做為「奈何橋」生死兩岸的橋樑,協助往生者安心到達彼岸,讓遺族放心送別。(以上兩段節錄整理自1998年8月慈濟月刊)

面對死亡,不論臨終患者或親友,不必再有古人詩詞般的悲戚失落,「試看春殘花斷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弘一大師李叔同卻持反面的觀點:「蒼天憐幽草,人間愛晚晴」,雖然生命短暫有如蘇東坡的詩「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其實生與死是生命消長的自然現象,大部份人對生命的誕生都感到喜悅好奇,對生命的必然結果-死亡,卻避之唯恐不及。死,帶給人們的似乎是永久的分離,包括此生盡力付出、保存、爭取的財富名利、情緣等等似乎是永久的分離,以及生命不知去向的大疑問。所以臨終病患面對死亡的恐懼,親友可以用愛與體諒來解除其不安與痛苦,送終其實不必愁雲慘霧,臨終的體貼關懷是留給往生者的禮物,這樣死亡不再是生命的隕落,像是生命慧星劃過的拋物線,它隱藏永恆的人性的尊嚴與溫馨,永無止盡。給往生者一個祝福與祈禱,比你在一邊傷心難過要好得多,如何才能給往生者最大助益?唯有生者透視死亡的本質,坦然面對事實,將自己從哀傷的深淵中解放,才有辦法協助往生者得到依止。

「生死兩無憾」,如何在摯愛的親友罹患絶症,步上臨終的旅途,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仍然能以積極的態度,珍惜親人相聚的每一時段,並讓病人得以妥善規劃有限的生命旅程,不帶著生命的大缺憾離開人世。在面對生命的無常時,期待我們都能體察愛的重要性,隨時善待你所愛的人,並不吝惜的將愛意化為行動、言語,使彼此能夠分享關懷與喜悅,將每一天都當做是彼此相處的最後一天般的珍惜。因為只有愛能戰勝一切,讓生命成為永恆,也唯有愛能創造奇蹟,讓往生的靈魂得到安息皈依。

讓我們與臨終者共同接受「死亡教育」的洗禮,認知了解瀕死過程以及瀕死病人的各種問題和需求,以便給予處於生命最後階段的病人更好的協助。其次進一步思考:縱觀自己的一生,以便能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並瞭解每個人自身獨特之死。第三是學習關於失落的經驗和隨之而來的悲傷過程,我們將能在一個人他所摯愛的人死後幫助他。第四是協助週遭人群瞭解死亡是靈魂生命的另一種新生以及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第五是致力消除死亡方面的禁忌,以便人們能自由地思考與談論瀕死和死亡的重要課題,並解決關於死亡的情緒問題。(此段參考節錄東京蘇菲亞大學Alfons Deeken教授)

用「生死兩無憾」的角度,來觀照人世間生命的緣起緣滅,離合聚散,是比較理性看待生命的方式,「生離死別」往往都是感性人生,有情人性中最難承受的重。當我們的生命捲入別人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時,會跟著上昇或沉淪。其中一個生命的結束,會影響到另一個生命的痛不欲生,心會被帶走,會無奈感傷,會震驚茫然,若有所失。其實上帝要把一個人帶走,是想擦乾他的眼淚,自然結束他在人間的恩怨苦樂,因為一個經過試鍊考驗的生命結束之後,上帝會在天國給他另一個新的生命,所以親人摯友生命的消失所造成的分離痛苦,應該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得到解放,不要再悲慟不捨,因為將來百年之後彼此一定會在天國以另一種形式相見。一般人最想逃避的是死亡,尤其是死亡的落寞孤寂,凡人多不敢面對死亡,把死亡當做一種禁忌。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導師,人生因為有死亡,我們才知道將來要準備 如何死?才知道生命的短暫,與生命總有一天一定要終結的,所以才會珍惜生命,把握掬取像沙漏中一去不回的流沙一樣的有限光陰,才知道要如何好好的活下去,用智慧的利劍斬斷對死亡的畏懼,對生與死才會有更多領悟,從親人摯友傷亡的慘痛經驗中,學會尊重生命,體驗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生命的重創傷亡悲劇,也是人生歷程中活生生的生命教材,與讓人對生死、生命反思的資糧,藉此激發、再造生命的活力,走出失落悲傷的陰影,做好心靈的重建與生命信心的再啟動。

生命的凋零與人間未了情的割捨創痛,原屬人生中所必然面對的定數,人間情緣聚散本無常,而生命也是短暫無常,面對無常的到來,要有放下執著、直下承擔苦痛的勇氣與求生的堅強意志,在未抵達生命盡頭之前,絕不高豎白旗,仆地不起。而更令人遺憾的是有人在抱憾不捨中離去;有人在怨恨氣憤中死不瞑目。更不幸的是:有人選擇用慘烈的方式結束生命。也有的家屬為了不捨親人在病入膏肓、器官衰竭,失去意識,無藥可救時,堅持一定要插管急救,讓病人沒有尊嚴,不能在安寧療護中自然往生,死前還要活受罪,承受無謂的痛苦折磨,這些在在都是對往生者一種無心造成的殘酷罪業。其實對末期患者,知道病情無法治癒時,可以選擇更好的方式離開人世,多給予一份應有的尊嚴、關懷與撫慰,可以在生命的盡頭多一份圓滿和無憾。讓他們減少焦慮、憂懼、煩惱、痛苦,讓心靈能從容自在,是給末期病患生命的最佳禮物。而能了其心願、能得善終,能不痛苦拖命,協助他安心的往生淨土,是給往生者最好的道別與祝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