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如何在生死迷霧中出生入死

道家先哲莊子說:「人無不悅生惡死,生優於死。」如何對生死解惑對生死有正確的認知,同時矯正對死亡偏見的看待。在生死迷團中,千古以來在生死洪流中,除了人生三問:我為何生?我怎麼生?我如何活出生命的光采?也有死亡四問:我為何會死?我何時死?我怎麼死?我死後到何處去?你問生命如何出生入死?而生命卻要你在謎樣的人生中如何解開謎題,自行找出答案。莊子又說:「大塊〈即天地〉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所以丘愛鈴教授說:「生老病死的生命節奏,如同四季自然循環生生不息,對於生死我們無權選擇和逃避,但是從出生到死亡的每個日子,我們可以努力經營,讓有限的生命,呈現出無限的價值。」如此每一個人都可以快樂的活在當下,做一個樂觀進取、快樂的「生活家」,讓生命沒有遺憾。

印第安人有一句俗諺:「不要管什麼時候會死,讓每一天活得多采多姿,好像它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我們都是自然大地生命的一部份,有人說:「有死為何還要有生,是為了大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如果我們用亮麗的筆觸彩繪生命,那麼生命就如同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所說的:「生有如夏花,死有如秋葉。」人生有如落葉化做春泥,回饋自己生長的大樹,遞演著生命的傳承。生命的歷程,如同樹葉由青嫩到枯黃,再到飄零,最後化作堆肥又再新綠。有一首民歌─西風的話,對生命終點的回饋做了最佳的註解:「花少不愁沒有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看出生命最後境界的開闊逍遙,美艷多姿。「精采過一生」譯者─黃迺毓在此書的導讀敘述道:「許多人都怕變老,害怕面對孤單寂寞,衰退病痛,甚至死亡,幸虧在身體老化的同時,智力和心靈可能日漸成熟,如果人們將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當作學習良機,日子就會過得很精彩,享受每一個階段的人生樂趣,實實在在的活過了,即使老邁,也可以坦然面對死亡。」鄭曉江在超越生死一書中提及:生與死共匯為生命洪流,當我們能「安於生」、「順於死」,則生死兩無憾,生死兩幸福。

人的存在是偶然,死是必然,所以海德格說:「人是一種邁向死亡的存在。」生命其實就是「由生來彰顯死,由死來建構生」,「死亡乃捨棄」,當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死亡並非生命的大敵,其實生與死都是生命的連體嬰,一體兩面,人死後果真「一了百了」,「困境與壓力」,都將迎刃而解嗎?如何化解死亡的禁忌,讓男女老幼不再恐懼死亡,坦然接受自己或親人的生離死別,走出哀痛悲情的幽谷,迎接生命的藍天。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太上忘情,在面臨生死變化的關頭,表現出「達觀超然」的心態。所以看破生死的莊子,對生死有一番詮釋,他說:「要消除生的煩惱,須先解除死亡的威脅;要了斷死亡的痛苦,必先解除生的執著。」當我們能坦然面對死亡,就可以將死亡轉化為生命的動力,從此可以悠遊自在的化解生死的對立後,在破除生與死的對立自可擺脫死亡的束縛,而超越死亡,對生與死兼容並蓄。「生死一如」,當我們看淡了悟生死,安之若素,了然生死一體,不能切割,就不受死亡大限所影響,畢竟生只是生命藉著有形軀殼暫住於天地之間,死才是生命最後永恆的歸宿,當我們能「視死如歸」,對生命的「歸去來兮」,又有何好恐懼害怕?其實人類與萬物生命的生死消長,要視為宇宙天地間的自然法則與現象,內心就可以坦然面對。當我們超越生死執著,掙脫死亡的枷鎖,就可以邁向「忘生之得失,不厭惡死」的境界。

莊子的生死觀是「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死死生生,生生死死」,生為死做準備,死為生找出路,人生如「莊周夢為蝴蝶,羽化而登仙」三國演義諸葛亮也做了一場人生大夢:「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宋代詩人蘇東坡寫下生命七絕:「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東西指方向〉。」唐代古文大家韓愈到了晚年對生命的戀棧珍惜也寫下了「肯將衰朽惜殘年」的詩,雖然大家對生命的何去何從,杳然無知,但到了面臨死亡的前夕,無不更加珍惜生命的第二春,黃昏之戀,所以弘一大師李叔同寫出「蒼天憐幽草,人間愛晚晴」的詩句,宋朝詩人歐陽修對死亡前的生命終點站,寫下詩情畫意的生命境界:「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消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人生浪濤,有如「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們準備好了往生的資糧,就可以無懼生死,隨緣生死,心無牽絆罣礙,不會沉淪於自己與週遭親友的生死環節,不再執迷不捨沉溺生死苦海,心理治療大師弗蘭克說:「人為意義而生,人為意義而死,在受苦時,就能知道受苦的意義,則苦就不為苦」。只要苦海作舟航內心空明、反璞歸真,逍遙自在,自可消除生死的對立,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季潔芳教授說:「生死學的目的在探究死亡的情境與歷程,澄清生命價值的迷惘,以莊嚴態度面對死亡,並為死亡做好準備。引導青年學子降低對死亡的恐懼、逃避等負面看法,培養坦然積極的態度面對死亡,在面臨往後生命困境時,會有較成熟周延的因應。」在面對親人死亡所造成的哀痛、失落,能調適轉念,培養正面的積極的看待方式,走出心中的陰影。所以死亡教育目的在彰顯生命的真義,藉著死亡課題,探討死亡的價值與意義,讓個人的生與死都有尊嚴,建立健康的死亡概念與正面的死亡態度,消除死亡禁忌的恐懼,並讓人反思生命的有限,更加會把握人生。人生是有週期性的,不管能否輪迴,生死本乃一體,唯有探究死亡真象,對生死有更多的認知和體驗,才能冀望活得更好,更提升生命的價值,更可以防止自殺的悲劇一再發生,其實自殺的人無法「一了百了」解決生命的問題,自殺的人在死後的世界,乃是靈魂牽絆痛苦的延續。丘愛鈴教授說:「死亡教育目的在啟發學生:在生老病死的生死循環中,肯定生命、欣賞生命、激發潛能,培養生命智慧,與病共舞,走出死亡的悲傷,從生命的挑戰中,開創自我生命的價值,在生老病死中:對生歌頌,對老尊榮,對病共舞,對死禮讚。」這樣才可以從生到死,了無遺憾。

生死的比重,重時重如泰山,輕時輕如鴻毛,生命的輕重,端看你如何看待。不管輕重,但總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能踐踏他人的生命。沉迷於五濁惡世的世俗社會,深陷五欲六塵的泥淖,小心,死亡之神不會忘記你,遲早會向你招手,雖然你可以樂不思蜀忘記死亡。不要成為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筆下的「小氣財神」,賺了大錢卻苛薄寡恩,成為一毛不拔的守財奴。人不要在死後被上帝評鑑為:「除了成為賺錢的機器以外,什麼功能價值也沒有」。這就印証了聖經所說的:「即使你賺得了全世界,卻失去自己的靈魂,又有什麼好處?」小氣財神在做完「死亡大夢」醒後,才改變了一生的人格特質,知道要追求公平正義,懂得回饋感恩,發揮大愛,為世人奉獻。所以凡人必須正視死亡,回溯一生,才能真正用心服務,關懷世人,提昇生命境界,追求有意義與價值的生命。

在生死大洋的驚濤駭浪中,鐵達尼號沉船事件,將是人類史上最淒美最令人歌頌的「生命故事」。當鐵達尼號大郵輪撞到冰山沉沒之際,眾人在死神面前驚恐亂竄,而一群天主教徒卻隨著神父安詳祈禱,坦然接受意外的天災人禍帶來的死亡,他們心中認為該是歸去,安息主懷的時候到了。另有一群有音樂素養的小提琴家、樂師,在人生最後一程,依然做最後的奉獻,發揮生命的剩餘價值,在吞噬他們的大浪前彈奏出最優美的生命輓歌。而鐵達尼號男主角傑克選擇為愛情犧牲,他將求生的惟一一塊浮板讓給他的女朋友蘿絲逃生,他凍死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之前,囑咐女友答應生死訣別前的要求,那就是:「不管未來的人生如何變化,妳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