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名家「生死觀」綜合整理報導

王浴說:「人生的生老病死,無一不是無常,唯有體會無常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沈湘縈也說:「在親歷死亡後,死亡的威脅性與焦慮降低,可以提昇生命的活力與信念。在生還後對死亡的恐懼大為減少,不再輕易受到傷害,較會珍惜生命,增強生存的信念,重視生命的重要意義,較能面對生活中不可控制之事。」而西蒙(Seeman)認為:「死亡是一種知覺,是人類存在的一部分,伴隨人類的成長、發展,必須透過對知覺的了解,才能有效的協助人們處理死亡事件。」所以耶洛姆(Yalom)說:「死亡是無上的,是活得更好的條件。統整死亡概念可以拯救我們,而增加生命的意義與樂趣,經常思考面對死亡會有四種正向意義:1.生活更為充實 2.不會醉心於物質的滿足 3.生活更有目標 4.促進人格上的改變。」

因此韓楷檉說:「了解死亡概念有助於生活經驗的提昇,唯有統整死亡概念,才能成為生命的主人,了解存在的實質意義,才有創造性的改變,進而使生命活得更好。死亡是生命能量最後的休息狀態。既然人生無常,死是必然的過程,面對病與死,了解生命的本質,更能從死亡陰影中走出來,珍惜有限的生命,把握時間的限制。當人們坦誠的面對死亡事實時,死亡的焦慮恐懼大為降低,才能創造性的了解自己,獲得更美好的生活。」韓楷檉特別強調死亡觀念在心理輔導與治療上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們之所以刻意去躲避死亡的問題,係因在面對死亡的無助感會導致痛苦與孤單,而死亡諮商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面對自己最後的死亡,適應所愛的人死去,及調適自己死亡的恐懼;並幫助當事人勇敢接受死亡的痛苦、孤單與悲傷,最後協助當事人將死亡經驗化為成長經驗。

慧開法師說:「生命之所以會輪迴流轉,乃因其不斷地自我污染;而生命之所以能解脫超越,乃因其不斷的自我淨化。」而斷除眾生的貪、瞋、癡、慢、疑...等無明煩惱,轉識成智,就是生命境界的提昇。有煩惱與污染,才會有生死的流轉,當我們做到了對生命的淨化與提昇,才能對生死解脫,達到「涅槃寂靜」的生命最高境界,這時候生命不再是「緣起緣滅」,而是「不生不滅」。所以慧開法師說:「對於出離生死的聖者而言,涅槃寂靜是生命的終極真實與終極目標。」他又說:「眾生的死亡並不完全是障礙,它讓我們有機會休息之後再出發,死亡是生命的一種轉換,不是終結,而是生命另一個開始。」對於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存在與時間」這本書中主張「人是向死的存在」,慧開法師認為那是建立在「一世論」的生命角度與觀點,把死亡當作人生全程的終點,從佛教三世因果的生命流轉立場與觀點來說,死亡是生命某一期分段的終點,或者是銜接前後世的轉捩點,所以慧開法師強調:「人已不再只是向死的存在,更是朝向生生不已的存在。」

慧開法師對生死提出三種境界:1.貪生怕死、自尋煩惱者,醉生夢死 2.厭離生死、斷除煩惱者,了脫生死 3.無畏生死、慈悲大願者,出生入死。有宗教靈修工夫成熟者,在臨終前的表現是「自知時至,身無病苦(不以病為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現前,如入禪定,安然往生。」他又說:「生命是必須自我承擔的責任與挑戰,因此無可逃避,必須勇於面對,雖然芸芸眾生視死亡是存在的夢魘與對生命的威脅,其實死亡可視之為回歸於安息,未必全然可悲。」慧開法師對死亡的啟示做出綜合結論:「對深思的哲學家而言,死亡是生命的必修課題、思維的資糧與智慧的泉源。對基督天主教使徒來說,生命是造物主的恩典,死亡是罪與罰的啟示、信仰的動力與救贖的契機。對佛教淨土宗行者來說,生命是業報的酬對,死亡是觀照的助緣,修持的激勵與往生的階梯。對佛教禪宗行者來說,生命是機緣的展現,死亡是參究的公案、發菩提心的動力與斷惑証真的契機。」

佛光山「普門」二三0期刊第八、九頁有兩段頗富哲理的「生死物語」:「生命之所以可敬,是因為生命之間有自然相通互動,彼此依存;生命之所以寶貴,是因為每一個生命乃累劫以來由於自然的因緣所成。所以我們生命應該順應自然,依照自己的根性,隨順因緣,隨遇而安,隨心自在,將小我融入大化之中,如此必能發揮生命的光與熱,體現自然與生命-物我一如的美妙。」「無量劫以來,生命在自然循環下歷經千生萬死。死固然是生的開端,生也是死的準備,所以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有如薪盡火傳,生命之火不曾停熄;如更衣喬遷,生命的主人仍未嘗改變,所以古來的高僧大德-大事已眀、生死一如,他們順其自然,來去自在,隨緣應化的豐姿是多麼的灑脫豁達。生,是因緣生;死,是因緣滅。從聖義諦來看,無生也無死。因此禪門高僧不求了生脫死,只求明心見性。一旦開悟、泯除對待,剎那即永恆,煩惱即菩提,他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生死苦海在他們的眼中,有如片雲點太虛,微不足道。」

對於生死之事,聖嚴法師曾說過:「面對它,處理它,接受他,放下它。」他在「生與死的尊嚴」一文中提及:「眾生隨業流轉,生死都做不了主,但卻可以在活著時珍惜生命,盡今生的責任努力奉獻,成長自身智慧,提昇生命意義與品質,並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培養善根福德因緣。如此便能從隨業生死(生死做不了主、生死茫然、醉生夢死),到自主生死(清楚知道生與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最後便可超越生死(解脫、徹底大悟,生不以貪為生,死不以怕為死)。」因此聖嚴法師認為「生死代表責任、權利、義務的告一段落」。

「西藏生死書」的作者索甲仁波切說:「死是個大迷霧,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死,但不知何時。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給予機會,向迎接出生一樣的為死亡做準備,死亡如同一面鏡子,生命的真實意義會反映在那上面,所以精神的傳統告訴我們要面對自己,讓自己清淨的活在觀照死亡接近死亡的感覺中,整理出生活的先後順序,了解無常的真相。」達賴喇嘛在「西藏生死書」的序文中說的很確切:「如果我們希望死得好,就必須學習如何活得好;如果我們希望死得安詳,就必須在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培養安詳。」「西藏生死書」的譯者 鄭振煌 教授認為:「要超越痛苦,達到生死的解脫,必須把生和死視為一體,如果分成階段性來看,必然會對死亡產生恐懼與逃避,造成很大的傷害。」

哲學大師海德格說:「逃避死亡的話題,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生命本質的真相。」所以柯瑞特說:「藉由死亡的必然終結,來反省生命的意義與重要的價值,並協助我們澄清、培養、肯定生命中基本目標與價值。」「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的主角-墨瑞教授告訴他的學生說:「生命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而生命大師佛朗克曾言:「我們不該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面對這個追問,我們不能以說話和沉思來答覆,而該以正確的行動和作為來答覆。」所以慧開法師簡潔有力的強調:「人生的意義在不斷探索人生的意義。」正如慧開法師的人生十六字真言:「恩怨情仇、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窮通禍福」一樣的簡單明瞭。而証嚴法師也說:「人生總是來來去去,不要一直鑽在牛角尖裡。要看淡自己的生死,也看開別人的生死;生死自然,瀟灑來去。人生的戲演完就下台,隨緣而去,不要執著牽掛。死只是捨此投彼,換一個生命再出生。生死要看淡一點,有一天的生命就有一天的責任。」因此宗教家馬丁.路德金說:「生命的意義是在於活得充實,而不是在於活得長久。」

人生要在絕望中找到希望,有人說:「與其無意義的受苦,何妨為痛苦找出意義。」所以哲學大師佛蘭克說:「人活著真正要關心的不是避苦尋樂,而是找到生命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人即使受苦,也要確信其受苦是有意義的。」印光大師不忌諱談死,甚至在房門上面貼個「死」字,天天以「死」期逼近,自勵精進,所以他說:「修道之人,不忘此字-『死』,則道業自成。」而大師密勒日巴說:「在死亡的恐懼中,我辛苦的爬上了山,再三思索死亡的時刻的不可逆料,我攻佔了不死、恆常的心性之城堡。如今對於死亡的一切恐懼都已經過去了。」哲學家紀伯崙也這樣敘述著:「如果你們真想看到死神的心靈,把你們的心門向著生命的身體敞開吧!因為生與死為一,有如江和海是一體。...只有當你自沉默的河水中飲水時,你才會真正地歌唱;當你已到了山嶺,你才開始向上爬;當大地要收回你的肢體時,你才會真正地舞蹈。」

沒有留言: